1、原理上:微机保护与传统保护在原理上并无本质差异,只是微机本身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得某些算法在微机上可以很容易的实现,
2、使用上:微机保护集成化的软硬件模式,使得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因此在使用上也更加简便,基本上就是一个黑匣子。
3、通讯上:传统保护基本上没有通讯功能,而微机保护可以扩展出以太网、485等多种通讯接口,通信很方便。
常规继电保护缺点:常规继电保护是采用继电器组合而成的,比如:过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通过复杂的组合,来实现保护功能,
它的缺点:
1.占的空间大,安装不方便
2.采用的继电器触点多,大大降低了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3.调试、检修复杂,一般要停电才能进行,影响正常生产
4.没有灵活性,当CT变比改动后,保护定值修改要在继电器上调节,有时候还要更换.
5.使用寿命太短,由于继电器线圈的老化直接影响保护的可靠动作.
6.继电器保护功能单一,要安装各种表计才能观察实时负荷
7.数据不能远方监控,无法实现远程控制
8.继电器自身不具备监控功能,当继电器线圈短路后,不到现场是不能发现的.
9.继电器保护是直接和电器设备连接的,中间没有光电隔离,容易遭受雷击.
10.常规保护已经逐渐淘汰,很多继电器已经停止生产.
11.维护复杂,故障后很难找到问题.
12.运行维护工作量大,运行成本比微机保护增加60%左右.
13.操作复杂、可靠性低,在以往的运行经验中发现很多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有两条:A人为原因:因为自动化水平低,操作复杂而造成事故发生.B继电保护设备性能水平低,二次设备不能有效的发现故障.
14.经济分析:常规保护从单套价来说比微机保护约便宜,但使用的电缆数量多、屏柜多、特别是装置寿命短、运行费用(管理费用、维护费用等)比微机保护高出60%,综合费用还是比微机保护多的.

低频元件
利用这一元件,可以实现分散式的频率控制,当系统频率低于整定频率时,此元件就能自动判定是否切除负荷。
低频减载功能逻辑中设有一个滑差闭锁元件以区分故障情况、电机反充电和真正的有功缺额。
考虑低频减载功能只在稳态时作用,故取AB相间电压进行计算,试验时仍需加三相平衡电压。当此电压(UAB)低于闭锁频率计算电压时,低周减载元件将自动退出。
说明:现场试验条件不具备时,该试验可免做。模拟量正确,则精度由软件保证。
4.9 低压解列元件
利用这一元件,可以实现低压控制,当系统电压低于整定电压时,此元件就能自动判定是否切除负荷。
低压解列元件的判据为:
4.10 过负荷元件
过负荷元件监视三相的电流,其动作条件为:
MAX(I)>Ifh
时间延时到
其中Ifh为过负荷电流定值。过负荷报警与跳闸的选择由控制字选定。

人机对话(MMI)插件
人机对话(MMI)插件的核心为一高性能单片机,其主要功能是显示保护CPU输出的信息,扫描面板上的键盘状态并实时传送给保护CPU。对保护CPU而言,人机对话插件相当于是它的一个外设。保护CPU与MMI之间通过SPI接口进行通信,其通信速率高达2Mbps,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采用此种配置方式,既避免了保护CPU大量的总线外引,提高了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又几乎不增加产品成本,提升了装置的性能价格比。

-/gjigjd/-
http://liugui88.b2b168.com